查看原文
其他

“十三五”巡礼|砥砺奋进“十三五”,昂首阔步再出发

中山大学 2021-09-23


编者按


“十三五”以来,中山大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为战略发展目标,凝心聚力搞建设,锐意改革促发展,进入了“迈进一流、追求卓越”的新时期。学校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五个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实施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三大建设”推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学校实施“人才倍增”计划,建设“人才蓄水池”,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近年来,学校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全面融合发展的学科格局,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回首“十三五”,学校各单位勇抓机遇、主动发展,切实推动学校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合作交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十三五”期间,附属第三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乘着“健康中国”“深化医改”的政策东风,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积极推动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的“三大建设”,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临床、教学、科研取得亮眼成绩,医院正阔步迈向国内一流现代化综合医院行列。


党建引领 正向发展


附属第三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总开关”作用,强化政治保障和政治引领,确保医院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医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引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际行动上,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进行。


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支部建在专科和科室上,落实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发展,以创带建,推动党建工作品牌化。感染科党支部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此外,医院注重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不断提升宣传工作质量,打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医院党委组织参观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争当“健康中国”战略“排头兵”,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医院深挖潜力,实现服务量稳步增长:2019年天河、岭南两院区总诊疗量达440多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约30%,其中岭南医院破百万人次,增长超60%。粤东医院发展迅速,2019年总诊疗量约52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约130%。


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近年,医院全面推进加速康复外科项目,共有超过2万名患者直接获益,手术增幅14%,床位使用率显著提高,2019年平均住院日较2015年缩短0.97天;不断完善日间手术管理,2019年开展日间手术术式84种,完成日间手术2329例,年增长率达130%。


依托“人脸识别”技术、AI智能导诊、精准化预约机制、一体化自助设备、诊间结算系统、诊疗数据共享平台、“互联网+医院”等信息化服务模式,医院着力打造“智慧门诊”,全面改善医疗服务和群众就医体验。


此外,近年来医院还推进重大疾病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其中原发性肝癌和重症脑血管病多学科综合治疗项目获批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助推医院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持续提升,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不断完善。


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服务国家发展 肩扛社会责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部署,医院按“健康扶贫”的要求,积极履行公益职责,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彰显了我校医科的担当和实力。


“十三五”期间,医院选拔出近20位政治素质高、专业素质硬、身心素质强的医疗专家分别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西藏民族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等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先后对口支援西藏岗巴县人民医院和西藏察雅县人民医院;在省内“组团式”帮扶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大埔县人民医院、丰顺县人民医院;多次组建实力雄厚的巡回医疗队赴西藏、云南等地区开展医疗义诊技术帮扶工作;托管梅州市梅县区人民医院,垂直管理模式下仅用三年半时间让该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极大程度破解当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通过医疗人才的对口支援、医疗保障、扶贫义诊等公益卫生事业,医院努力实现了“派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统一,提高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水平。


院长戎利民(右三)赴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推动医疗援助工作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党委书记丘国新(右一)陪同主要校领导在西藏昌都市参加对口援藏工作座谈会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附属第三医院更是勇于担当、奋勇作为。医院充分发挥感染性疾病的学科优势,共派出175人驰援湖北,是广东省派出援鄂医疗队员最多的医院。在武汉,队员们运用“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救治模式,创下重症患者病亡率新低,模式获国家大范围推广;重视心理干预,在省内最早派出心理专家援鄂,推出“云上三院·战‘疫’专版”平台,提供新冠肺炎自评及心理在线诊疗,服务百万人。作为广东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医院在广州、梅州两地的三个院区均承担防疫救治任务。因此,医院实现了在武汉、广州、梅州、荆州多线作战,同时支援塞尔维亚,参与国际撤侨及北京、香港的核酸检测,创下了广东省内战线分布最广的医院。


罗俊校长为援鄂医疗队员出征送行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所在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2病区最后一批患者出院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服务国家战略 优化学科布局


科学顶层设计,紧密依托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整合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强势学科,全力打造高峰学科群。医院入选第二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13个专科被评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目前,医院的肝脏病学科群已发展成为诊疗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内一流肝脏疾病诊疗中心,“肝脏疾病一体化诊治模式”已具雏形,是全国综合院校最大的肝病中心之一,劈离式肝移植例数位列全国第一,是华南最大的儿童肝脏移植中心,华南近90%儿童肝脏移植手术在此完成。


肝移植团队开展肝移植手术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医院的脑病学科群也强势崛起,成立华南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牵头建设委省共建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广州市脑计划”中“脑疾病与康复研究”专题首席依托单位,基本实现了“中国脑计划”“一体两翼”全覆盖,儿童、青年到老人全人群覆盖,脑重疾诊断、治疗、康复“一站式”覆盖,基础、临床、产学研转化全覆盖。


华南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成立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此外,医院的风湿和过敏相关的临床免疫研究中心建设快速推进。风湿免疫是全国第一批、广东省首个风湿免疫病临床专科,广东省唯一“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联合新兴学科变态反应(过敏)科,以“整体平衡、中西融贯、同病共治、精准施策”为发展理念,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与年轻骨干,全力打造“一站式”精确诊断和高质量的综合治疗平台。


医院还整合新建了肿瘤放射治疗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脑血管外科等专科,学科布局再优化、服务效能和整体水平再提升。


教育教学 持续推进


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医院坚持以党建引领班团建设,2018年以来,成立多个学生党团支部,制定领导班子联系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通过讲党课、入院教育和“我的老师”征文活动等,引导学生牢记从医初心,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


学生一支部、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到养老院开展“爱老敬老 健康相伴”教育宣传活动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十三五”期间,医院高质量完成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2本,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项;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及师德建设小组,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共有硕士生导师347名,博士生导师150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底在校生数量较2015年底增长26.43%,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效提高。


医院主编、副主编的部分国家级规划教材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此外,医院高度重视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如通过逐项梳理住院医师过程管理的各关键环节,依托住培管理系统平台开发独具特色的“链式”管理系统,保障医院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稳居第一梯队,连续两年全国住培年度水平测试成绩位于全国前20%,2019年位列全国第25名。麻醉科专业基地荣获“2020年度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称号。


▲赵志新(右二)、罗金妮(左二)分别获2019年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优秀住院医师”


人才强院 不断深入


目前,医院已初步搭建起高端人才-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的引才体系,深化优秀青年-杰出青年-领军大师“三位一体”人才孵育工程,柔性引才、积极育才落到实处,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一批优秀人才。


积极吸引青年才俊参加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科研创新 大力支持


医院注重多措并举地助力科研水平的提升,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与资金支持,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全面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十三五”期间,科研项目立项金额总计超过4.5亿元,获国家重点重大项目6项(资助经费5291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项,其中2019年国自然基金立项58项,创历年新高。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58篇(截至2020年12月),授权专利数从2016年的7项跃升至2020年的155项,2020年实现成果转化零的突破。


院区发展 优势彰显


医院“一体两翼、三城四院”规模发展优势突出,多个院区既统筹发展、合力支撑,又相互错位、各具特色,共同支撑高水平医院建设。


目前,“大本营”天河院区三期建设项目已取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批复,增加可建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为医院发展争取到宝贵的改造扩容空间;岭南医院二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由黄埔区政府投资15亿元,将增加900张床位,项目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广州的天河、岭南两个院区优势互补,服务于城市发展需求,优化了地区卫生资源配置。


地处梅州的粤东医院、位居肇庆新区的肇庆医院则成为“中山医”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在粤西北地区落地的新平台,强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平均水平的提升。


粤东医院自2014年底接受托管以来,院区实现短期内业务量及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获评三级甲等医院并正式托管广梅开发区医院,院区已启动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9.7亿元的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发展将更上新台阶;肇庆院区建设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医院规划床位数1800张,2021年初将正式投入运营,将成为肇庆乃至粤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医疗机构。 


“十四五”期间,附属第三医院将进一步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引领,对标“三个首先想到”,依托“一体两翼,三城四院”的布局优势,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科特色明显、学科群布局完善均衡、综合实力雄厚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为目标,重点开展党建引领强化工程、学科建设攀登工程、教育教学创优工程、人才引育提升工程、科学研究创新工程、医疗服务改善工程、综合管理提效工程、发展空间扩容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医院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统筹推进实施“三大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力建设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智慧型的一流综合医院。


“十三五”巡礼│附属第一医院服务人民健康这五年

“十三五”巡礼 | 这五年,孙逸仙纪念医院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十三五”巡礼 | 看!中大的这五年


--- iSYSU ---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责任编辑:沈昕

初审:王冬梅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